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472|回复: 27

佛昙为中国三大琥珀产地之一

[复制链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发表于 2010-8-24 14: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面的这两张,为佛昙当地挖掘出的琥珀矿石,另外,在本贴的22楼,我将陆续多发几张当地的琥珀矿石,本人拍摄技术很差,所以图片不够唯美.

如果有意加工合作或行业内的人士希望交流的,请电话13859900659或0592-8441229(厦门电话)联系杨先生

接下来,我将陆续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报道!

 

关于琥珀

中文:琥珀 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作“虎魄”、“兽魄”、“育沛”、“顿牟”、“江珠”、“遗玉”等等。早期的文献多将琥珀写成“虎魄”,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或认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泪,或是老虎临死前的目光凝聚成的宝石,唐人段成式《酉阳杂言》中则说:“龙血入地为虎魄。”这些奇异的传说,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这种神秘物质的揣测和追寻,暗示人们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

  英文:Amber    语源自古代阿拉伯语,意为「海上漂流物」。这是因为当时的人认为琥珀是在暴风雨后被海浪打上岸的宝石之故

琥珀的特性
  琥珀比重在1.05~1.12,硬度2~3,折射率1.54。琥珀在150℃会变软,在250℃至300℃时完全溶化。
   琥珀易燃且燃烧时会发出特有的松香气味,琥珀还具有带电性,加以摩擦后会带静电,能吸引一些较轻的物体。
   琥珀的颜色有黄、褐、红、白、蓝、绿、黑等,根据产地的不同可以看出颜色的特征,据称约有250色之多,依琥珀种类之不同,经长期配戴后,淡黄色的琥珀会渐渐变深色,而黄色琥珀又会渐渐带红色。
   若干琥珀更含有在形成时期所捕捉到的昆虫尸体、花、叶子、树皮等,不但是收藏家的喜好,更具有学术上的价值。

琥珀的形成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所形成的化石,最少有五千万年的历史。特别是一种茂盛于二千万至六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的松树 Pinus Succinifera 的树脂,经过压力和热力变质而形成琥珀。
  世界最古老的琥珀,约为三亿年前的产物,被发现于英国的Northumberland及西伯利亚。琥珀是人类最古老的饰物之一,在爱沙尼亚发现纪元前3700年由琥珀制成的墬饰、珠子、纽扣等,在埃及并发现纪元前2600年由琥珀制成的宝物。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过地质作用后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通俗点说,它的祖先是松树。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树脂脱落被埋在森林土壤当中,在此阶段内发生了石化作用,在这一作用下化石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强烈的变化; 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和沉淀,成岩作用形成了琥珀。
  琥珀是由C、H、O组成的有机物,也含有Al、Mg、Fe、Mn等微量元素。琥珀有各种不同的外形,如肾状、结核状、瘤状、圆盘状。唬珀很软, 其硬度为2-2.5,也比较轻, 相对比重为1.05-1.09,树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琥珀的颜色也多种多样,常见金黄、黄至褐色、浅红、橙红、黑色等,蓝、浅绿、淡紫色少见。琥珀加热至150℃变软,开始分解,在250℃时就会熔融,产生白色蒸汽,并发出一种松香味。 最丰富也最有意义的是琥珀内部的包裹体,有植物包体,如伞形松、种子、果实、树叶;也有动物包体,如甲虫、苍蝇、蚊子、蚂蚁、蚂蜂等。有气液两相包体,如圆形、椭圆形的气泡和液体;有旋涡纹,多分布在昆虫包体的周围,这是昆虫挣扎时留下的痕迹;还有许多的杂质,如泥土、沙砾和碎屑。这些丰富的包裹体不仅构成了美丽的图案,也为科学地研究当时环境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目前,科学家们已成功地从琥珀所含的化石中提取出一些生物的遗传密码DNA,这对生物演化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的故事就讲述了科学家在琥珀中包裹着的一只吸了恐龙的血的蚊子中提取了DNA,然后利用遗传工程繁殖出恐龙,最后恐龙成灾.....。
   琥珀因密度低,戴之很轻,加上颜色均匀,晶莹剔透,其饰物为西方和阿拉伯人所喜爱。如果其内部有完整的动物包体,还有挣扎的迹象,栩栩如生,这将是作为珍品被受青睐。人们赋予这种琥珀“外射晶光,内含生气”的赞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琥珀,重15.25 kg,取名“缅甸琥珀”,而实际上是约翰·查尔斯·鲍宁于1860年在中国广东用300英镑购买的,现珍藏于英国伦敦历史博物馆。它也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

琥珀的真假
  一、比重测试:琥珀密度在1.05-1.10之间,所以在1:4的盐水里,真品上浮,赝品会下沉。
  二、针烧测试:把针加热致红,烫在琥珀的表皮,会有松香味、色黑,塑料品会局部溶化而粘住针头。
  三、乙醚测试:可利用指甲油的去光水测试其表面,琥珀不会有任何反应,而柯巴树脂则会腐蚀。
  四、声音测试:无镶嵌的琥珀珠子放在手中轻轻揉动,会发出很柔和略带沉闷的声响,如果塑料或树脂的声音则比较清脆。

琥珀的品种及划分
  琥珀品种颜色变化繁多,而不同色系的琥珀又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金珀聚财,血珀避邪, 珀、密蜡是药珀等等”,琥珀的颜色深沉典雅、古朴含蓄。故在西方又有“低调贵族”的美誉。
   从传统习惯上来讲:透明的称为琥珀,不透明的琥珀称为密蜡。如依据专业角度来讲的话,黄色系的称为金珀;红色系称作血珀;蓝色系称为蓝珀;绿色系称为绿珀。而正常光线下是黑色,在强光照射下透出红色的是瑿珀。古籍中载瑿珀为“众珀之长、琥珀之圣”。还有内含昆虫、树叶等包裹体的就是极珍贵的虫珀!密蜡的划分主要有受地热影响变为红橙色的以及半透明的琥珀称为金绞;还有就是很少见的象牙白、孩儿脸等等。

琥珀之最
  一、 琥珀是世界上唯一将生物保存其中,历经千万年依然完好如初的宝石。
  二、 已知宝石种类中最轻盈的宝石。
  三、 最古老的宝石。(琥珀是已知不分国家、不分文化、不分地区,已流行有7000年之久的宝石)
  四、 色彩最丰富却又最中性的宝石。(琥珀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都能佩戴的一种宝石)
  五、 琥珀是任何一种宗教都信仰的宝石。(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药理传说
  早在古罗马时期,琥珀就被当作药材来治疗各种疾病。如精神病、咽喉炎、耳朵、眼睛等方面的疾病。琥珀研成碎末后中医称作“黄金土”,可定惊安神、活血化淤、利尿通淋。(节选于《名医别录》)
   琥珀能治疗或减轻许多疾病和痛楚:如头痛和喉痛,宜在颈上戴上琥珀项链;手腕关节痛楚,可戴上琥珀手链;若觉得身体疲劳,则需要戴上较大的琥珀。

佛教圣物
  早在中国古代,皇室贵妇就视琥珀为吉祥如意之物,新生儿佩戴可避难消灾、一生平安,新人戴上它可永葆青春,夫妻和睦幸福。作为佛教信七宝之一的琥珀,更为佛教徒视为吉祥之物。除安神定性外更可辟邪保身,常年佩戴可镇静养神、安神定性,古籍如《本草纲目》中指琥珀可安五 、定魂魄、消淤血、疗盅毒、止血生肌、可安胎养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 9:44:18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中国

       美丽的琥珀是由有机物质组成的宝石。中国古代将琥珀与珍珠、玛瑙、珊瑚等列为七宝之一。琥珀是珍贵的珠宝装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含有化石的琥珀更是珍贵、难得。

       笔者对中国琥珀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后认为:中国的琥珀主要产在新生代第三系泥砂质及含煤系地层中,其次产于中生代的白垩系地层中。已知的主要产地有辽宁、河南、云南、福建、西藏等省区,其次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湖北、四川等省区也有产出。

       辽宁省抚顺地区产的琥珀最著名。抚顺琥珀主要产于早第三纪古城子组的煤系地层中,有时伴有“煤精”产出。在开采煤矿时顺便回收琥珀。煤层中琥珀较富的地方,琥珀粒可占34%。有趣的是,有的琥珀中包裹有蚊子、蚂蚁、蟑螂、蜂类
等化石。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就陈列有4 000万年前的、包裹有狼毛尖眼覃蚊、美丽的中国小茧蜂的琥珀。

       河南省的琥珀产地主要分布在西峡、内乡等地的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中。已知的主要产地有内乡的木柴沟及西峡县的重阳乡和丁河乡等地。1979年初,在西峡地区修建水利工程时,从地下挖出优质琥珀2 171 kg,价值16万多元人民币。这些琥珀呈紫红色,半透明且光泽好。其中最大的一块达5.8 kg。这些地区历年来开采出的琥珀总量达5 000 kg以上。

       云南省出产琥珀的历史悠久。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今保山、丞平)出虎魄”。《古矿录》记载:云南产虎魄。明代在云南保山县、清代在云南丽江县等地都采到过琥珀。据张华《博物志》记载:哀牢山的琥珀大者达10余kg。贞元十年,进献一块质量达13 kg,当日以为罕有也。云南盈江琥珀产于第三系含煤盆地中,琥珀呈蜡黄色,半透明,摩氏硬度为2.5,密度为1.12 g/cm3,性脆。块度一般为1~4 cm,最大者为8 cm。

       福建省的琥珀资源主要分布于漳浦至龙海一带,产于第三系佛昙群下部岩层中,含矿层厚14~32 m,最厚达43 m。琥珀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厚0.3~0.8 m,最厚达3 m。琥珀常与泥岩、油页岩、褐煤等互层产出,品位为1~2 kg/m3,产有血珀、金珀、蜜黄珀等。1980年在佛昙乡发现一块金黄色透明的琥珀,其中有古昆虫和古植物叶痕迹。古昆虫头上有一对触角,尖端弯曲,清晰可见,令观者产生浓厚的兴趣。

       西藏的琥珀分布在尼玛县境内,已发现有岗龙、杜江、中仓三处产地。岗龙琥珀矿位于伯格山(藏语为“琥珀”山),分原生矿和残坡积矿两种原生矿产于下第三系下部的碎屑岩和上部生物碎屑灰岩夹碳质粉砂岩中,长>600 m,宽为20 m,其中有10余层碳质页岩,含泥粉砂岩夹数层几cm厚的琥珀矿层。琥珀形态多为球状或椭球状,少数呈饼状或细条状,直径为0.2~12 cm,以褐红色为主,少量浅红、暗红、橙黄色。残坡积矿层长约450~500 m,宽为30~50 m,厚1~2 m,不规则块状,褐红色为主,半透明。块度为1 cm×1cm~2 cm×3 cm,最大的为10 cm×8 cm,裂纹较发育。岗龙琥珀中宝石级的占5%~10%。

       吉林省的琥珀资源分布在舒兰和延边地区笔者曾在吉林延边地区的第三系含煤地层中采获到金黄色、褐黄色的琥珀。在褐煤层中呈粒状、豆粒状产出,半透明,但粒度大的很少,一般仅为绿豆或黄豆大小。

       内蒙古的琥珀资源分布在贝尔湖地区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中。在泥砂质夹褐煤的岩层中发现有琥珀,其形成于约1.3亿年前,这是目前已知形成时代最古老的琥珀。

       此外,在黑龙江省的嘉荫、湖北省的恩施、四川省的奉节、忠县等地的煤系地层中也产有琥珀

 

2.波罗的海琥珀

    波罗的海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世界的琥珀类型约有100-200余种,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产的琥珀最有名,波兰和前苏联的沿岸是首产地,波罗的海琥珀品种繁多,质地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颜色有黄、红、褐、白、蓝、绿色。波罗的海琥珀常从海底地层中被海水冲刷出来,在含盐分的海水中成似沉非沉状态,受洋流、季风作用漂流到英国、挪威、丹麦沿岸国家。仅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地琥珀产量约占世界琥珀产量的90%

3.多明尼加琥珀

    多明尼加共和国位于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中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 (即海地岛),坐落于中美洲的加勒比海与北大西洋之间。这里的琥珀主要有两个产地:北部的Santiago de los Caballeros和东部的Santo Domingo。一般认为多米尼加琥珀年代是从渐新世到中新世(10-30百万年前),但对其准确年代目前仍存在争议。

     多明尼加琥珀中保存了大量热带森林生物化石,其中的化石主要分为五类: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高等植物、动物。

     多米尼加琥珀中的生物保存如此好的结构,甚至还有可以萃取的DNA保留!当然这些DNA已经是降解过的片段了。想要从片断中恢复一种生物的完整DNA,目前的技术还是不能实现的,要不然侏罗纪公园在现实中说不定还会真的上演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4 14:18: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龙璧
      九龙璧,又名华安玉,古称茶烘石、梅花石、云石,主要出自福建省龙岩漳平市、漳州华安县之九龙江北溪一带的河床及河岸。该石质地坚硬细腻,缜密温润,有玉质感,摩氏硬度约为6~7,肌理褶皱变化大,风格迥异,色调斑斓绚丽,纹理清晰,形态精妙独特,雄奇高古,嵯峨万象。九龙璧石在明、清时代就已闻名于世,曾被列为古代宫廷贡品,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仍藏有“茶烘石”(华安县城关称“茶烘”)。适宜作园林景石和室外观赏石,也可用于案上欣赏,典雅而别致。
      九龙璧学名为钙硅质角岩,属于一种钙硅质热变质岩石,原系距今约2.48亿年古生代二叠纪的海相沉积岩,经距今1.63亿年中生代侏罗纪陆相火山喷发变质而成条带状钙硅质角岩。主要成份有石英、长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等。主要矿物成分多是长条状颗粒平行层理分布,呈现紫红色、淡黄色、黑色、翠绿色及墨绿色条带状弯曲结构纹理。
      九龙璧质地润朗,犹如硅质碧玉,呈紫红、浅红、橙黄、古铜、翠绿、墨绿、藏青、黑、灰白等色彩,浓淡深浅不同,表里如一,有单色或多色相间,以带有绿意和古铜色石肌为佳,纯红、乳白、漆黑者为罕见;纹理有云纹、水波纹、皱纹、平行纹、梅花纹、雪花纹等,色泽纹理常交融一起,构成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变化莫测的各种图案,有浮雕肌理的则更加精彩纷呈;体量大的可达10吨以上,小者可掌上把玩;自然造型变幻奇崛,有似山形、景观、动物及几何等形态,九龙璧除山形石有锯截切底取材之外,一般多为天然形态,富有古典韵味和沧桑感,体量巨大者多作为园林缀石,可一石成景,蔚为壮观,中小者则可置于几架案头欣赏,尤以山川景观气势生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九龙璧石水旱皆产,作观赏用的多为水冲石,经亿万年激流冲刷,质地较软的钙质已被掏去,留下的是较坚硬的硅质部分,其石质致密细腻,水冲度极好,表皮光洁莹润,毛细孔小,纹理清晰,色泽碧绿,石表肌理皱折,沟壑纵横,凹凸明显,石皮有天然包浆。九龙璧旱石产于山中,一般无石皮但造型变化往往优于水石,常呈现“瘦、皱、漏、透”的形态;旱石由于有泥土和其他杂质包裹,采得后先经清水冲洗,然后还必须用沙洗(喷沙)方可清理干净。
      九龙璧含透辉石、透闪石50%以上,坚致似玉,如果切开加工,抛光后光洁度极高,是上等的工艺品原料。由于地壳运动,岩浆喷发,九龙璧偶尔会与蜡石、花岗岩及其他石种共生,且色彩对比一般比较强烈,自有另一番新奇和雅趣。
      二、寿山石
      寿山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寿山村及其周边的群峦溪野。寿山村位于福州市北部旗山脚下,距市区约28公里,面积约23.3平方公里。寿山石矿床分布于寿山村周围群峦、溪野之间,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江县界,西至旗山,约有十几公里方圆,可划为寿山、月洋两大产区。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根据矿石的品类,又可分为五大类: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寿山产区是寿山石的主产地,有高山、旗山、老岭、猴柴山、金狮公山等山峰,东面是一条寿山溪,其田间、水际、山头、坑洞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寿山石矿藏,经千年开采,依然产量丰富。月洋产区内唯一的寿山石产地是位于寿山村东南面8公里处的月洋山(又名加良山),月洋山海拔636米,山中有一条月洋溪,溪水在山麓汇积成的月洋塘畔有村落即月洋村。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寿山石属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距今约1.4亿年前的侏罗纪,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碎屑岩,继而在火山喷发的间隙或喷发结束后,伴有大量的酸性气体、热液活动,交代分解围岩中的长石类矿物,将K、Na、Ca、Mg、Fe等杂质淋失,而残留下来较稳定的Al、Si等元素,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脱出来的Al、Si质溶胶体,沿着周围岩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矿。
      寿山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非均质集合体,含少量石英、绢云母、水铝石、绿泥石、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H2O等,还有FeO、Fe2O3、CaO、MgO、K2O、Na2O及Sr等微量元素。主要矿物化学组成:叶蜡石为AL2[Si4O10](OH)8,高岭石族为AL4[Si4O10](OH)8,伊利石为(K、H3O)AL2SiALO10(OH)2。寿山石按其主要组成矿物分叶蜡石型、高岭石族型、伊利石型三种,叶蜡石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高岭石族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石;伊利石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
      寿山石质地晶莹、凝腻、温润、通透、色彩斑斓、刚柔适中,“细、凝、腻、润、灵、透”六德齐俱;其结晶状态属隐晶质集合体,呈细粒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凝灰结构等。摩氏硬度:叶蜡石型为1.0~2.5度,高岭石族型为2.5~3.5度,伊利石型为2~3度。密度:叶蜡石型为2.80~2.85,高岭石族型为2.55~2.65,伊利石型为2.7~2.80。石色丰富,有红、黄、绿、橙、紫、棕、褐、黑、白、乳白、紫红、褐黄、紫黑、无色透明等,色彩走向浓度深淡变幻莫测,常以多种颜色组成。显蜡状光泽、土状光泽,少数油脂光泽。多数不透明至微透明,个别近于透明。常呈致密块状构造和角砾状、缟纹状构造等,还有特殊的絮状、条纹状构造,如俗称“萝卜纹”等。韧度较高,适于雕刻。寿山石约有1500多年开采与雕刻加工的历史,可用于把玩观赏、篆刻印章或雕制工艺品。寿山石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
      三、莆田蜡石
      莆田蜡石,主要出自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该石主要成分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质地坚硬,细腻油滑,晶莹透亮,温润似玉;颜色丰富多彩,有红、黄、白、黑等,也有多色相间;造型多样,形象秀美,体量大小不一。其品种以有黄色光泽的黄蜡石为多,质地以晶蜡和细蜡为主,冻蜡和胶蜡较稀少。莆田市境内溪涧河流众多,沟壑纵横,多数的溪流河床石滩上,均有蜡石分布。横穿莆田的木兰溪发源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集纳大小溪涧360条,流经仙游县和莆田市,从三江口注入台湾海峡,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蕴藏有丰富的奇石资源。在木兰溪枯水期,溪中许多石头都裸露出来,较易寻觅,采回后稍经冲洗即净,个别形象逼真、质地特好的蜡石,更具观赏价值。
      四、怀安石
      怀安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明·怀安县)山中,《素园石谱》有记载。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闽县置怀安县,明万历八年(1580年)怀安县并入侯官县,1913年闽县、侯官县并为闽侯县。
      五、硅孔雀石
      硅孔雀石,出自福建省三明永安市。该石为含铜的硅酸盐矿物,呈绿、天青、蓝绿等色,摩氏硬度2~4度,性脆,显蜡状或玻璃光泽,微透明或不透明,质地坚韧者可用作宝石或玉雕材料。永安市的硅孔雀石十分稀少,现已较难寻觅。
      六、玛瑙石
      玛瑙石,主要出自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下角龙村、漳平市官田等地。该石呈团块状分布于林地组砂砾岩的断层破碎带中,系硅化产物,玛瑙直径1~10厘米,具同心纹构造,但质不甚佳。下角龙村公路桥东北山脊上的玛瑙矿,矿物成分为玛瑙、燧石、玉髓、蛋白石等组成,区内出露下石炭统林地组砂砾岩,破碎带长大于100米,宽大于1米。
      七、琥珀
      琥珀,出自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漳浦琥珀呈圆柱状、长柱状、星散状等,含矿岩为上第三系佛昙群下段含砾粘土层,矿层中含琥珀约1~1.7公斤/立方米,分布极不均匀,开采出来的琥珀,多作药用,少数可用于雕刻玩饰等工艺品。
      八、松化石
      松化石,又称硅化木,出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大坪乡、福州市闽侯县免耳山等地。大坪乡的松化石分布于萍州村一带山上,地质时代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属侏罗纪时期,化石外表隐有松鳞,蕴存量较多,尤其露于水边的一株高大而引人注目,当地称亿年松。闽侯免耳山的一块松化石处于大山深处,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保存较完好。
      九、将乐石(砚石)
      将乐石,又称龙池石,出自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北郊石门岭至莲花山一带。该石属黑色泥板岩,纹理缜密,松结适度,坚中带柔,色泽清纯,内部及表面依稀可见银色闪光点,可用于制作砚台。以将乐石制砚,有约500年以上的历史,成砚称“将乐砚”,因石门岭一带跟传说中的龙池团毗邻,故又称"龙池砚"或"龙池紫石砚";佳者光泽莹亮,温润如玉,呵气可沾薄露,以物轻击,清心悦耳;具磨墨无声、发墨均匀、墨色莹亮、不伤笔毫、书写流畅之特点。
      十、建州石(砚石)
      建州石,出自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县(建瓯市)北苑凤凰山下。该石声如铜铁,适宜制砚。其石有两种,一种细润而不甚发墨,另一种宜墨,但肤不佳。有兼两种之长者,亦为佳品。建州石制作的砚台称建州石砚。《云林石谱》建州石:“建州石产土中,其质坚而稍润,色极深紫,扣之有声,间有豆斑点,不甚圆,亦有三两重石晕,琢为研,颇发墨。往以石点作鸲鹆眼,充端石以求售。”
      十一、南剑石(砚石)
      南剑石,出自福建省南平市东黯淡滩。黯淡滩位于闽江上游,水势奔涌,波涛高起丈余。《云林石谱》南剑石:“南剑州黯淡滩出石,质深青黑而光润,扣之有声,作研发墨宜笔。土人琢治为香炉诸器,极精致。东坡所云"凤咮研"是也。”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
      附录:
      ㈠、蓝宝石
      蓝宝石,出自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该石呈深蓝、浅蓝、蓝绿、黄绿等色,比重3.97~4.09,摩氏硬度8.5以上~9,折光率No=1.766~1.771,Ne=1.758~1.763,透明度好。粒径一般为4~10毫米,最大为17毫米,最重达150多克拉,形状以六方桶状为主,少部分为规则粒状或碎片状。加工成刻面宝石,呈蔚蓝、晶莹剔透。
      明溪蓝宝石系1965年首次发现。蓝宝石砂矿区东至石珩,西至村头、良家,北至大陂,南至狮窠及大坪村,分布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矿藏类型属残坡积砂矿和冲积砂矿,蓝宝石赋存于河床、河漫滩或阶地底部的砂砾层中,资源丰富。
      伴生矿有镁铝石榴石、白锆石、辉晶石等。镁铝石榴石,系含铬镁铝榴石,呈浑圆柱状和不规则块状体,以深红、紫红、橙红色为主,粒径一般8~16毫米,透明度好,比重3.75~3.80,摩氏硬度大于7.5,折光率1.747~1.755,可加工成戒面宝石。白锆石多以无色透明为主,粒径一般3~8毫米。
      ㈡、福建印石
      除前述之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外,还有:
      ◇仙游石,出自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龙山寺一带,该石质地细腻温润,不透明,富有光泽,呈绿、蓝绿、黄、红、黑、褐、白、灰等色,层状分布,色纹清楚,品质与寿山石大致相同,产量稀少。
      ◇霞浦石,出自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乡,质粗劣,含砂粒,有灰、蓝、白等色混杂。
      ◇大田石,出自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谢洋等地,质细色白,微透明,肌理隐有粗纹,似寿山石中粗质的白高山石。
      ◇长泰石,出自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经伦等地,质细,微透明,有光泽,呈黄、绿等色,质优者似寿山石中的老岭石。
      ◇安溪石,出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下坂等地,质微脆,不透明,含有色纹及裂痕,有黄、红、灰、蓝等色。
      ◇长乐石,出自福建省福州长乐市玉田镇,质细,微透明,含有层纹状裂纹和砂块,呈绿、青、灰等色,其绿色者近似寿山石中的猴柴磹石,但较为松脆,色泽灰。
      ◇松政石,出自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石质细润坚实,多砂、半透明,有红、黄、灰、白等色,质佳者似寿山石中的都成坑石,但少其莹澈通灵。
      ◇罗源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飞竹乡安后村,质微坚,不透明,多有红、黄、灰等色交错,肌理常含灰色半透明斑块,近似寿山石中的峨嵋石。
      ◇福清石,出自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以坡蓝矿区产量最大,石质稍细,有土红、灰黄、青紫、乳白各色,不透明,适于雕刻,质地硬,近似寿山石中的柳坪石。
      ◇莆田石,出自福建省莆田市的松阳山、洋尾山及田后里,石质较坚硬,不透明或微透明,多裂纹,有黄、灰、白等色,白者如瓷器,近似寿山石中的粗质高山石。
      ◇连江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乡,石松脆,多裂纹,不透明,有白、灰、紫等色,但色泽灰暗,隐有细点。
      ◇闽清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白中镇,质稍松,不透明,各色俱备,其中绿色半透明者,近似寿山石中的猴柴磹石,但多含杂质。
      ◇南安石,出自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卓厝等地,质坚多砂,有裂纹,肌理含有细小色点,有粉黄、灰绿、灰蓝等色。
      ◇建瓯石,出自福建省南平建瓯市龙井面一带,微透明,多裂纹,偶含有细点。
      ◇寿宁石,出自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湖潭乡,石质坚细而富有光泽,微透明,有黄、白、红等色,多色纹,优者可与寿山石中的高山石媲美。其中寿宁红石,完好无格裂,石质较脆,较易受刀;寿宁彩石,石质脆爽,软硬适中。
      ◇云霄石,出自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礁尾乡,质坚通灵,有黄、白等色,质优者称云霄晶石。
      ◇古田石,出自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甲乡,质细软,有黄、灰、白、灰绿等色,优质者似寿山石中的高山石。
      ◇南平石,也称延平石,出自福建省南平市郊,微透明,有青、绿等色,质优者似寿山石中的老岭青石。
      ◇永泰石,又称永福晶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清凉乡,质坚而通灵,多含瓜络状色纹,有黄、白、绿等色。
      ◇福鼎石,出自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管阳乡,质细微松,含有细砂,偶有小孔洞,有粉绿、赭黄等色,并密布白色细点,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等方面近似青田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4: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4 14:33:1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主题

78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12
发表于 2010-8-24 14: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阿吉老弟!可惜佛昙本地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或有人见过本地产的琥珀了.

 

我也上传几张,以资纪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4 14:47:2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主题

78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12
发表于 2010-8-24 14: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主题

78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12
发表于 2010-8-24 14: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三张,是刚出土去土后的样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4 14:51:0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主题

78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12
发表于 2010-8-24 14: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芙南桥 ( 闽ICP备07053950号 )

GMT+8, 2023-6-4 17:50 , Processed in 0.1796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