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65|回复: 0

赵家堡---微缩的宋王朝汴京城

[复制链接]

262

主题

59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99
发表于 2006-6-11 17: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佛昙近郊的赵家堡(亦名赵家城),不是一座普通的赵姓城堡,它是宋朝灭亡后,赵家皇族后裔,在元兵追杀下隐姓埋名,立意聚族而居的建筑群;是为思慕祖宗帝业,仿北宋古都开封布局建造的防寇城堡。

  赵家堡分为内外城墙。外城墙周长1200米,占地面积173亩,其平面呈正方形,依山势起伏,南高北低。内城位于城堡的正东角,周长222米,占地面积6亩,平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城堡城门匾刻,分别为东门“东方巨障”,北门“硕高居胜”,西门“丹鼎钟祥”。南门建成后就被条石封死,没有人从此门进出过。开门就是山,确是无路可走。传说,此门所以不通是寓意南宋王朝南逃后灭亡,其后裔向南无路可走才北返至此。

  最吸引游人参观的是内城的“完璧楼”。楼高三层,高13.6米,边长22米,墙厚1米,是赵家城名副其实的城堡,作为军事建筑最具有防御能力的堡垒。

  “完璧楼”正门,嵌青石匾,阴刻:“完璧楼”三字行书。走进城堡,抬头见“完璧楼”三字,联想“完璧归赵”的故事。赵家城堡的主人,起名“完璧楼”,也有“完璧归赵”的寓意,但历史不可能倒退,只能以此寄托对祖宗帝业的思念。“完璧楼”的“璧”字特别突出右上侧的“辛”字,占了“璧”字的一半,只能寓意宋皇后裔为建筑赵家堡付出几代人的艰辛,寓意宋皇后裔的家族艰辛历程。

  如果说“完璧楼”三字是寓意,那么赵家城堡的布局就是这种寓意的具体的体现。北宋故都汴京在明代时,因经历多次黄河泛滥,宋代建筑大部分被泥沙覆盖在7米深的地底下,但高耸的铁塔、潘杨二湖和古吹台仍然可见。这一切都被复制于赵家城中。赵家城是对北宋故都汴京的刻意摹仿。历史上的汴京设有外城、内城和大内三重,赵家城也设置了外城、内城和完璧楼三重。我在开封参观过的龙亭、铁塔和潘杨二湖,在赵家城看到它的缩影。石塔代替了铁塔,高度只是铁塔的十分之一。莲花二池代替潘杨二湖,在莲花池中建有类似开封杨潘二湖中间的石桥。建造者惟恐世人不理解其苦心,于石桥上刻有“汴派桥”三个大字,直接向世人宣告人之源,桥之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亢、国家文物局总工程师罗哲文等古建筑家考察了赵家堡后,欣然命笔题为:“其布局立意,处处乃沿汴京之旧”,道破了赵家城的天机。

  日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赵家堡——诒安堡榜上有名,这是漳浦县的首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芙南桥 ( 闽ICP备07053950号 )

GMT+8, 2023-9-23 13:14 , Processed in 0.1348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